一、 单选题(题数:50,共
50.0
分)
1
《南溟》这首诗作的名称“南溟”出自什么典故?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法华经》
B、
《山海经》
C、
《庄子》
D、
《老子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2
词学最早来源于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上古诗经
B、
唐代诗歌
C、
唐代小说
D、
宋人笔记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3
“栖栖失群鸟,日暮犹独飞”一句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温庭筠《菩萨蛮》
B、
晏殊《蝶恋花》
C、
李商隐《九日》
D、
陶渊明《饮酒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4
“张公两龙剑,神物合有时”中的“张公”指的是谁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张载
B、
张协
C、
张华
D、
张良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5
词牌名《鹊踏枝》又名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黄金缕》
B、
《卷珠帘》
C、
《一箩金》
D、
以上都对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6
佛教中认为人有“六根”,下列选项属于六根的是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色声
B、
香味
C、
身意
D、
触法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7
“向西风愁听佩环声”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相关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欧阳修
B、
温庭筠
C、
周敦颐
D、
柳宗元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8
与辛弃疾的“西北浮云”之句中的典故相关的人物是下列哪一位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司马相如
B、
庄子
C、
张华
D、
曹丕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9
杜甫的《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?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赋
B、
比
C、
兴
D、
喻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A
我的答案:A
答案解析:
10
“近作小词,虽无柳七郎风味,亦自是一家”,这是谁的观点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李清照
B、
曹丕
C、
欧阳修
D、
苏轼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11
“总把春山扫眉黛,雨中寥落月中愁”用了下列哪位诗人的典故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李白
B、
杜甫
C、
李商隐
D、
温庭筠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12
“词别是一家”的观点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苏轼
B、
吴思道
C、
王国维
D、
李清照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13
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,这一观点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王士祯
B、
司空图
C、
严羽
D、
王国维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14
“现代三圣”不包括下列哪一位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梁漱溟
B、
熊十力
C、
马一浮
D、
陈寅恪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15
下列哪一位才子吟出“黄河远上,白云一片,孤城万仞山”之句?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王之涣
B、
苏轼
C、
杜甫
D、
纪晓岚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A
答案解析:
16
“东文学社”对主办人是谁?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王国维
B、
田岗佐代治
C、
汪廉年
D、
罗振玉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17
《东轩笔记》的作者是哪一位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释惠洪
B、
王安国
C、
吕惠卿
D、
魏泰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18
王国维认为,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哪一位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温庭筠
B、
韦庄
C、
苏轼
D、
李煜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19
下列哪一本书提出“诗言志”?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诗经·毛诗序》
B、
《诗言志辨》
C、
《论语》
D、
《尚书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A
答案解析:
20
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论语》
B、
《诗品》
C、
《诗经》
D、
《昭明文选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21
“水晶帘里玻璃枕,暖香惹梦鸳鸯锦”这句词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冯延巳
B、
李商隐
C、
温庭筠
D、
李煜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22
“采莲复采莲,莲叶何田田”之句拟()而作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上山采蘼芜》
B、
《江南》
C、
《江南曲》
D、
《暮秋独游曲江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23
王国维的思想受到哪些哲学家的影响?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黑格尔、康德
B、
黑格尔、叔本华
C、
黑格尔
D、
叔本华、康德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24
韦庄共写了几首《菩萨蛮》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一首
B、
两手
C、
三首
D、
五首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25
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清乐
B、
胡乐
C、
法曲
D、
雅乐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26
“鞠躬尽瘁,具见开济老臣怀抱”评价的是()的作品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温庭筠
B、
韦庄
C、
李煜
D、
冯正中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27
“燃犀下看”之句中的典故与下列哪一项相关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史记》
B、
《诗经》
C、
《晋书》
D、
《汉书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28
“一晌凭栏人不见,鲛绡掩泪思量遍”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李煜
B、
温庭筠
C、
李璟
D、
冯正中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29
中国古诗词中的“一晌”是什么意思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中午
B、
上午
C、
下午
D、
时间的长短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30
关于柳永的词,下列选项错误的是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形式上由小令开拓出长调
B、
内容上由伤春转变为悲秋
C、
写出小令之中的幽微婉约的好词
D、
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31
“众芳芜秽,美人迟暮”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人间词话》
B、
《诗经》
C、
《文赋》
D、
《离骚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32
接受美学流派兴起于()。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英国
B、
中国
C、
美国
D、
德国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33
王国维认为“写境”是哪一派的作风?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理想派
B、
自然派
C、
想象派
D、
写实派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34
“上不似诗,下不类曲”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王国维
B、
谭献跋
C、
王水照
D、
李笠翁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35
关于《尚书》的翻译,下列选项正确的是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Book of Songs
B、
Book of Rites
C、
Book of Change
D、
Book of Documents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36
曹丕在《与吴质书》中为谁美志不遂而叹息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屈原
B、
王粲
C、
应玚
D、
李煜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37
“栖栖失群鸟,日暮犹独飞”一句中的“栖栖”出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离骚》
B、
《东轩笔记》
C、
《论语》
D、
《昭明文选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38
下列哪一本著作中有“词之雅郑,在神不在貌”之说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冷斋夜话》
B、
《东轩笔记》
C、
《人间词话》
D、
《典论·论文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39
“建安七子”不包括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孔融
B、
王粲
C、
曹丕
D、
应玚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40
“倚天万里须长剑”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相关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宋玉
B、
曹丕
C、
杜牧
D、
司马相如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41
在《离骚》中,下列不能用来喻托美德、才能的选项是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香草
B、
华服
C、
蛾眉
D、
苍天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42
“悲哉秋之为气也,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”摘自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九歌》
B、
《九章》
C、
《九问》
D、
《九辩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43
“详味词意,殆亦碧山黍离之悲也!”,端木埰的这句话与下列哪一位文人相关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柳永
B、
辛弃疾
C、
王沂孙
D、
周邦彦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44
“手把齐纨相诀绝”中的“齐纨”指的是什么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丝绸
B、
手绢
C、
扇子
D、
簪子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45
《饮水词》的作者是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司马相如
B、
李商隐
C、
晏殊
D、
纳兰性德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46
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中的第二境界是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
B、
众里寻他千百度,回头蓦见,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
C、
梧桐昨夜西风急,淡月胧明
D、
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47
莲花何旖旎,“旖旎”是什么意思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亭亭玉立的样子
B、
娇美的样子
C、
郁郁葱葱的样子
D、
花瓣枯萎的样子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B
我的答案:B
答案解析:
48
菩萨蛮是词牌名,又称为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《浣溪沙》
B、
《西江月》
C、
《子夜歌》
D、
《永遇乐》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49
《摊破浣溪沙》实为《浣溪沙》之别体,关于它的上片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)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有二十一个字
B、
四句两平韵
C、
四句三仄韵
D、
四句三平韵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D
我的答案:D
答案解析:
50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出自哪一时期?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A、
南唐
B、
五代
C、
北宋
D、
清代
窗体底端
正确答案: C
我的答案:C
答案解析:
二、 判断题(题数:50,共
50.0
分)
1
普通话中一声和三声都是平声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
”自添沉水烧心篆,一任罗衣透体寒”一句出自顾随的《鹧鸪天》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
《花间集》与南唐词的写作风格完全相同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
王国维的《人间词话》被誉为“导示未来”的词论著作。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5
《诗经》中的《硕鼠》用了比的修辞手法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6
《离骚》中“进不入以离尤兮”的“离”指的是离开、离别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7
《硕人》是《诗经》豳风中的一首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8
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“兴”是由心及物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9
古人的吟诵传统有一种单调的完全不变的曲调传承至今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0
“菡萏”经常在中国诗歌中,指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1
冯延巳被称为“花间鼻祖”。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2
王国维认为,词能够表达出诗所不达的意念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3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观念保守的妇女注定是思妇的命运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4
冯正中的词侧重于表现官能感觉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5
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,格调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6
李清照认为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堪称词之鼻祖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7
《尔雅》是辞书之祖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8
敦煌曲子词里就已经出现长调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19
《南吕·一枝花》是词牌名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0
“花落春犹在”这句诗出自鲁迅。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1
叔本华赞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2
旧诗仅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3
冯正中曾官至宰相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4
贺拉斯的《诗学》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论著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5
“于今腐草无萤火,终古垂杨有暮鸦”之句出自《阿房宫赋》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6
《拟采莲曲》仿乐府诗而作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7
“不见南师久,谩说北群空”,这句的修辞手法是用典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8
苏轼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体现了婉约低回的审美特征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29
“望海潮”是中国诗词传统中的一个词牌名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0
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1
新批评将文学批评的焦点从作者转移到作品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2
清朝各词派中数临桂词派影响最大,时间最久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3
《花间集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集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4
《花间集》中的作品都是由男性写作的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5
“前因未了非求福”中“福”应该读平声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6
《芬尼根守灵夜》的作者是詹姆斯·乔伊斯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7
小词的描写对象多为怨妇和思妇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8
温庭筠的《菩萨蛮》中只有一首是描写美女追求爱情的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39
词至李后主,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,这一变化是有心而为的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0
阅读过程中的“创造性背离”是新批评流派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。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1
“欲寄彩笺兼尺素”中“兼”字的使用是不合逻辑的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2
苏轼认为词是不可以诗化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3
苏轼只能写出诗化的词,却无法写出美感充沛的词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4
张惠言所指与“小词”大概相近的是乐府之音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5
《水龙吟》是豪放词的代表之作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6
汉语四声中的仄声,包括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。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7
《沧浪诗话》评唐诗“唯在兴趣”。()(1.0分)
0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8
词能够为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√
我的答案:
√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49
王国维认为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、美人迟暮之感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
答案解析:
50
诗词中的境界出于外,由外在景物营造。()(1.0分)
1.0
分
窗体顶端
正确答案:
×
我的答案:
×
窗体底端